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热点 > >> 正文

世界热点!2024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讲义(部编新高考版)板块5 播报

时间:2023-07-04 07:43:40 来源:巴中在线

(资料图)

(节选自《南齐书·列传第十八》)

画线句译文:父亲参与大桁之战而战死,刘悛那时身患疾病,有人搀扶着走过来,大哭着请求父亲刘勔的尸体。

①存在的问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正确的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①“路次”是“路边”意,这里漏译了;“请求……尸体”,“请求”译得极不准确;“大哭”的主语不明,让读者误以为是“有人”,而不是刘悛。

②他父亲刘勔在大桁战死,刘悛当时也身患疾病,被人扶到路边,大声痛哭着寻求刘勔的尸身。

活动二 强化翻译中的语境意识

语境,即语言环境,分为内部语境(上下文)和外部语境(社会背景、知识积累、情理事理等)。文言文中所说的语境通常指内部语境,主要是文段语境和句子语境,很少涉及像现代文阅读那样的全篇语境。文言语境在翻译中的作用,不仅仅是激活、锁定考生已有的文言知识积累,更在于以下方面:

(1)确定重要实词、虚词的含义,并借此判定特殊句式(尤其是无判断标志的判断句和意念被动句),推测疑难词语的含义。

(2)结合语境推断被省略的成分和代词具体指代的对象。

(3)保证文意通顺,避免出现“见字生义”“刻意硬译”等常见问题。

语境对于翻译来说如此重要,可是在平时的学习乃至考试中,考生的语境意识却往往非常淡薄。其中一个客观因素就是在考试时被翻译的语句一般放在文言文阅读题的最后,与原文相对隔开了,于是考生只盯着这个句子思索,即使明知翻译不通也还是硬译,却不知道把这个句子代入原文中去读、去思考。这是考生普遍存在的一个问题。考生在翻译文言文时,应真正做到字回到词中,词回到句中,句回到段中,段回到篇中。

阅读下面的文段,翻译文中画线句子,尤其要结合语境,译准加点字。

(1)荆轲知太子不忍,乃遂私见樊於期曰:“秦之遇将军可谓深矣,父母宗族皆为戮没。今闻购将军首金千斤,邑万家,将奈何?”於期仰天太息流涕曰:“於期每念之,常痛于骨髓,顾计不知所出耳!”(节选自《史记·刺客列传》)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秦王对待将军您可以说是狠毒了。(“深”译为“恶毒”“狠毒”,可联系“父母宗族皆为戮没”“於期每念之,常痛于骨髓”译出)

(2)洪迈字景卢。绍兴十五年中第。乾道六年,除知赣州。辛卯岁饥,赣适中熟,迈移粟济邻郡。(节选自《宋史·列传第一百三十二》)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辛卯年年成不好,赣州正好是中等的收成,洪迈运粮救济邻近的地方。(“岁”,多义词,根据语境,应译为“年成”“收成”;“中熟”,根据语境,应译为“中等的收成”“成熟一半”)

(3)茂(指茂州)有两道,正道自湿山(地名)趋长平(地名),绝岭而上,其路险以高;间道自青崖关趋刁溪,循江而行,其路夷以径。(节选自《宋史·列传第九十八》)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小路从青崖关向刁溪,沿江而行,那条路又平又直。(“径”应译为“直”)

关键词:
x 广告
x 广告

Copyright   2015-2032 华西游戏网版权所有   备案号:京ICP备2022016840号-35   联系邮箱: 920 891 263@qq.com